![](/__local/D/E0/F4/85CE375C8DA46E449F3FA091FEB_6B118DA7_1C998.png?e=.png)
近日,根据《关于开展IPv6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》要求,中央网信办、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教育部、科技部、公安部、财政部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、水利部、中国人民银行、国务院国资委、广电总局等部门共同组织开展IPv6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试点工作。经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相关部门组织推荐、专家评审及复核,十二个部门确定了拟作为IPv6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综合试点城市和试点项目名单,四川农业大学作为申报单位之一,由学校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牵头申报的《基于IPv6的樱桃智慧农场研究与应用》项目从全省100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,经过全国上千件申报项目的专家评审、视频答辩等多个环节,于近日成功入选本轮试点项目。
![](/__local/4/93/A5/C4AA771CF0F615DBE2ED3C3E0ED_76528F1C_3AAA0.jpg?e=.jpg)
值得注意的是,获批此次试点项目的高校全国仅有15所(包括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),四川农业大学是全国农林高校中唯一入选的学校,也是四川省内唯一入选的高校。
据悉,本项目开展的基于5G+人工智能“天府樱桃”智慧农场应用与研究,将充分利用物联网、三维仿真、数字孪生等技术在IPv6中的创新应用,形成智慧樱桃栽培“新技术”创新与示范,加快推动学校+基地的5G+人工智能融合应用,培育5G+人工智能特色农业应用,开辟樱类资源文化科普新途径。
本项目的实施,将助力创新人才培养、数字乡村建设、促进社会科普、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以及新农科背景下的农科高等教育创新发展。
园艺学院王小蓉教授对记者表示,课题组近10年来对世界范围内优良樱桃栽培品种、我国珍稀地方种质资源、世界范围内樱桃资源分布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摸底,整理和录入已有资源植物学性状、基因组特征信息,建立和完善约3000份樱桃资源田间种质圃和DNA种质(基因)库信息。此次项目将建成的数字化“樱桃资源名录(含性状描述)”,将为樱桃产业发展、种质身份鉴定和分子辅助育种提供重要支撑。
![](/__local/5/76/FA/B1013653EA8DA009087F70DA0CD_251D92A6_DD805.png?e=.png)
图为基于IPv6的樱桃智慧农场效果图
中国樱桃的“新品种”、“新技术”、“新模式”未来将通过先进的5G+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实践出来,这对科研团队进一步研究“中国樱桃”智慧育种、智慧栽培、智慧管理、智慧经营等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。
新闻链接:https://m.thecover.cn/news_details.html?id=8674451&channelId=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