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Scientia Horticulturae发表了四川农业大学王小蓉团队题为“Phenotyping in flower and main fruit traits of Chinese cherry [Cerasus pseudocerasus(Lindl.) G.Don]”的研究论文。
![](/__local/7/C2/D8/D735251B23C4150E56A1ED2A3B3_00BC931D_13649.jpg)
论文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scienta.2022.110920
中国樱桃(Cerasuspseudocerasus)是原产我国的特色核果类果树之一,素有“春果第一枝”的美誉。中国樱桃种质资源变异丰富,尤其在果实大小、颜色、形状、风味等方面具有丰富的表型多样性(图1)。表型性状的准确描述和评价是后续性状基因关联分析的重要基础,目前,中国樱桃资源性状描述缺乏科学的指标体系,植物新品种DUS(特异性、一致性和稳定性)测试指南尚为空白。本研究基于1009份中国樱桃地方种质资源和杂种种质的性状调查和统计分析,科学地描述了中国樱桃花和果实38个表型性状,并建立了中国樱桃新品种DUS测试指标体系。
![](/__local/A/21/3A/7DB64FAE7276B46EB3FA05B1B8B_AB6FBC8E_16FA4.jpg)
图1 中国樱桃代表种质果实表型多样性(2021年)
1.中国樱桃物候指标在成都平原,2021年,中国樱桃最早2月7日开花,最晚2月17日开花;果实最早3月25日成熟,最晚4月21日成熟(图2)。由于不同年间气候差异,2019年同比2021年物候期延迟。果实生育期相对稳定,2021年为43~69d,2019年为48~69d。考虑到中国樱桃果实生育期较短,将其划分为5级:极短(< 42d)、短(42~49d)、中(49~56d)、长(56~63d)和极长(63d)。
![](/__local/1/7B/7C/32ACF429E133C455437A0115BB6_36612D29_B39D.jpg)
图2 中国樱桃花期、果实成熟期和果实生育期分布
2. 中国樱桃花和果实质量性状分级中国樱桃花蕾/花瓣颜色均分为3级(图3),5个果实性状包括4~6级(图4),6个果核性状分为2~5级(图5)。除个别果核性状外,中国樱桃花、果实和果核性状均具有较高的多样性水平(Shannon-Wiener index = 0.95~1.49),变异程度较高,类型丰富(表1),能够作为中国樱桃资源描述和DUS测试的重要指标。
![](/__local/0/82/B1/8FC5BCAB536C2E1B7E26D6F08BD_E9EB8C75_238B8.jpg)
图3中国樱桃花蕾和花瓣颜色分级
![](/__local/6/29/1B/33D5B3E85B9AE634AB1BF32FAD6_45E7B812_10088.jpg)
图4 中国樱桃果实表型分级
![](/__local/6/1A/6D/6FBBAA44FDFADB301FEB2174490_A63E4273_C90A.jpg)
图5中国樱桃果核表型分级
表1 中国樱桃13个质量性状分布及多样性指数
![](/__local/4/C9/22/B134136834AF20F94BD96A9796D_D0E58C01_C55C.jpg)
3. 中国樱桃果实数量性状变异和正态性检验 22个果实性状变异系数在5.48%~76.56%之间,平均值为20.94%(表2),变异程度较高。采用Kolmogorov-Smirnov进行正态性检验,7个性状符合正态分布,11个性状近似于正态分布,4个性状不符合正态分布。
表2 中国樱桃果实和果核数量性状变异分析
![](/__local/1/1F/11/F0F76200508B2EFA1E49BB9B239_B10225D6_1ABE6.jpg)
4.数量性状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表明部分果实性状之间(极)显著相关(图6)。果实质量与果实纵径、横径、侧径以及果核质量、核长、核宽、核厚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;果实硬度与果实质量和果核质量极显著正相关;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可溶性糖极显著正相关,与可滴定酸显著负相关;总酚含量与类黄酮含量、花青素苷含量显著正相关。
![](/__local/F/FF/BE/1706836ACF130FD1B910214ABE1_F6FF3A48_20926.jpg)
图6中国樱桃果实数量性状相关性分析
5.数量性状主成分分析 对22个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表明,前5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均大于1,累计贡献率达84.51%,表明前5个主成分能够解释绝大部分的数量性状变异。特征向量载荷较大的指标为果实质量、大小、硬度、果核重量、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(表3)。
表3 各主成分的特征值、贡献率及特征向量
![](/__local/7/DF/8C/B17C76FBAB8E252C8BCF057D35D_DB1DD6A1_1A367.jpg)
6.果实数量性状分级 基于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,选择12个果实重要性状进行分级。对符合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的性状(果实质量、果柄长度、果柄粗度、可溶性固形物、可溶性糖、可滴定酸、可溶性蛋白含量、果核重量),采用最小显著差法(Leastsignificantdifference, LSD)分级,对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性状(果实硬度、总酚、类黄酮、花青素苷含量),采用极差法(gradedifference)进行分级(表4)。分级范围涵盖了前人文献报道记录以及研究团队实地考察数据范围。
表4中国樱桃12个果实和果核数量性状分级
![](/__local/F/1A/B1/C7D73AE79AD587F57F7CBBE42D4_B53B0A40_10B41.jpg)
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讲师、园艺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站博士后王燕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,毕业硕士生胡国平为共同第一作者,王小蓉教授为通讯作者,在读博士生刘针杉和张静也为该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。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No. 31672114,No. 31801826),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专项资助计划(2019JDTD0010)、樱桃资源四川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、四川省科技创新苗子工程(2021065)、四川农业大学学科建设双支计划培育创新团队(P202107)等的资助。
![](/__local/C/04/2B/F6F566EC8DAEF4F93B8D4E4C165_F71621FF_6250.jpg)
团队负责人:王小蓉,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,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天府英才计划特优A类人才,樱桃资源四川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主任,四川省高校党组织“对标争先”计划“双带头人”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负责人,中国园艺学会樱桃分会常务理事。专注果树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。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、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专项资助计划、樱桃资源四川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、四川天府成都直管区“天府英才计划”等项目30余项,主持选育果树品种2个,以第一完成人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。在HorticRes、Front Plant Sci、SciHortic、BMC PlantBiol、J SystEvol、园艺学报、果树学报、遗传、植物遗传资源学报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,出版专著1部,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件。团队研究方向:果树特定类群(樱桃、树莓、柑橘砧木与柚)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,最近专注樱桃栽培类群起源驯化与系统演化、樱桃种质分子鉴定及重要性状形成、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以及柑橘砧穗互作等工作。
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?__biz=Mzg2MTU4NzY3MQ==&mid=2247487304&idx=1&sn=411c41f30f6e5d84926faed33a20520b&chksm=ce159ef0f96217e6e29dc7b28367aa711aa4c2e2a4e28231844e89feefa9233109b8dd02dc33&mpshare=1&scene=23&srcid=0204uYiCT9OYHg9dVku6pndS&sharer_sharetime=1644369589557&sharer_shareid=3e70d7ec754541a143c10f0ea134fd0d#rd